首页 > 试验公示和查询 >详细信息
更新时间:   2025-02-11

北京MG-K10人源化单抗注射液III期临床试验-MG-K10 人源化单抗注射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Ⅱ/Ⅲ期操作无缝临床研究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开展的MG-K10人源化单抗注射液III期临床试验信息,需要患者受试者,主要适应症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上一个试验     目前是第 19146 个试验/共 19775 个试验     下一个试验  
登记号 CTR20250476 试验状态 进行中
申请人联系人 刘丽朋 首次公示信息日期 2025-02-11
申请人名称 上海麦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CTR20250476
相关登记号 暂无
药物名称 MG-K10人源化单抗注射液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评价 MG-K10 人源化单抗注射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安 全性、药代动力学(PK)特征、药效动力学(PD)特征和免疫原性的多中 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Ⅲ期操作无缝临床研究
试验通俗题目 MG-K10 人源化单抗注射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Ⅱ/Ⅲ期操作无缝临床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MG-K10-SAR-001 方案最新版本号 V1.0
版本日期: 2024-11-04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二、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上海麦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姓名 刘丽朋 联系人座机 021-51371305 联系人手机号 15201087582
联系人Email lipeng.liu@mabgeek.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春晓路122弄34号5幢 联系人邮编 201203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评价 MG-K10 人源化单抗注射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初步有效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年龄 18~75 周岁(包括边界值),男女不限;"],["参照《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 年,修订版)》受试者符合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受试者在既往同期花粉季节,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治疗 SAR 药物,SAR 症状控制不佳"],["筛选时和基线时需满足以下标准:na) 筛选时 iTNSS 评分≥6 分,鼻塞≥2 分,流鼻涕、鼻痒和打喷嚏三n种症状之一≥2 分;nb) 基线时 iTNSS 评分≥6 分;rTNSS≥6 分,鼻塞≥2 分,流鼻涕、鼻n痒和打喷嚏三种症状之一≥2 分;"],["整个研究期间(从签署 ICF 到研究药物给药后 6 个月),有生育能力n的女性受试者及其伴侣同意采取高效的避孕措施,男性受试者及其伴n侣同意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且无捐献精子(男性)或卵子(女性)的n计划;"],["能够理解并遵守临床方案要求,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受试者自愿签署n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对研究药物或其辅料过敏"],["在筛选/导入期及治疗期(访视 5)期间,有离开已知花粉区 48 小时及以上的旅行计划"],["受试者其家庭或工作环境中的过敏原暴露可能在试验期间发生重大n变化,研究者判断可能影响疗效评估者"],["根据常规生活作息推断,白天户外活动十分有限的受试者,定义为 1n周≥4 天受试者无任何白天户外活动"],["既往接受过抗白细胞介素-4 受体 α(IL-4 receptor alpha,IL-4Rα)单克n隆抗体类药物(如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nAR)反应不佳者(如治疗失败或受试者对治疗不耐受)"],["正在使用或有以下治疗史:n 随机前 4 天内使用过抗组胺药物;n 随机前 1 周内使用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n 随机前 4 周内接受过中、短效全身性糖皮质激素(SystemicnCrticosteroids,SCS,含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n治疗 AR 的中药(全身性中药制剂),或随机前 6 周内过接受长n效 SCS(如曲安奈德注射液),或计划在研究期间接受上述药物n治疗;n既往参加过 MG-K10 临床试验n随机前 1 年内接受过任何鼻部手术或鼻窦手术"],["患有以下疾病或疾病史:n 筛选时存在其他鼻合并或共发疾病/状态(如急/慢性鼻窦炎、鼻n息肉、鼻中隔偏曲、药物性鼻炎、脑脊液鼻漏、1 年内鼻术后状n态等),且经研究者评估可能影响疗效评价者;n 筛选/导入期或筛选前 2 周内发生急性鼻窦炎、鼻部感染或上呼n吸道感染;n 患有鼻腔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n 有高风险心血管疾病史或证据者n 患有后囊下白内障或者青光眼,或者任何其他可能影响到眼部症n状评估的眼部疾病n 存在或疑似活动性结核感染;n 6 个月内存在或疑似蠕虫感染;n有严重的疱疹病毒感染史,如:疱疹脑炎、播散性疱疹等;"],["筛选/导入期受试者支气管舒张剂使用前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n≤50%"],["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或随机前血清妊娠试验阳性者"],["经研究者判断,因其他原因不适合参加本研究者。"]]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中文通用名:MG-K10人源化单抗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MG-K10
商品名称:NA","剂型:注射剂
规格:300mg(2.0mL)/支(预充式注射器)
用法用量:高剂量组:D1接受MG-K10600mg给药低剂量组:D1接受MG-K10300mg(2.0ml)和2.0mL安慰剂给药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对照药 [["中文通用名:MG-K10人源化单抗注射液安慰剂
英文通用名:placebo
商品名称:NA","剂型:注射剂
规格:2.0ml/支(预充式注射器)
用法用量:成分:盐酸组氨酸、组氨酸、山梨醇、聚山梨酯80(Ⅱ)D1接受4.0ml安慰剂给药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治疗 2 周后平均反射性鼻部症状总评分(Reflective 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rTNSS)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值","W2","有效性指标"]]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治疗 2 周后平均 rTNSS 相对于基线的变化率","W2","有效性指标"],["治疗 4 周后平均 rTNSS 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平均瞬时鼻部症状总评分(Instantaneous 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iTNSS)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平均反射性眼部症状总评分(Reflective Total Ocular Symptom Score,rTOSS)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平均瞬时眼部症状总评分(Instantaneous Total Ocular Symptom Score,iTOSS)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平均上午 rTNSS 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平均晚上 rTNSS 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平均上午 rTOSS 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平均晚上 rTOSS 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单项反射性鼻部症状(鼻塞、鼻痒、打喷嚏和流鼻涕)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上午单项反射性鼻部症状(鼻塞、鼻痒、打喷嚏和流鼻涕)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晚上单项反射性鼻部症状(鼻塞、鼻痒、打喷嚏和流鼻涕)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单项反射性眼部症状(眼睛发痒/灼热、眼睛流泪、眼睛发红)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上午单项反射性眼部症状(眼睛发痒/灼热、眼睛流泪、眼睛发红)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 2、4 周后晚上单项反射性眼部症状(眼睛发痒/灼热、眼睛流泪、眼睛发红)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期间每日 rTNSS 和 iTNSS 较基线的变化","所有访视","有效性指标"],["治疗期间每日 rTOSS 和 iTOSS 较基线的变化","所有访视","有效性指标"],["鼻部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天数","所有访视","有效性指标"],["鼻塞评分为 0、1 分的天数","所有访视","有效性指标"],["眼部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天数","所有访视","有效性指标"],["鼻部及眼部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天数","所有访视","有效性指标"],["治 疗 2 、 4 周 后 一 般 活 动 的 鼻 结 膜 炎 生 命 质 量 调 查 问 卷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W2、W4","有效性指标"],["治疗期间挽救药物使用情况","所有访视","有效性指标"]]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姓名 张罗 学位 博士后 职称 主任医师
电话 13910830399 Email dr.luo@139.com 邮政地址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
邮编 100730 单位名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各参加机构信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中国","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俊秀","中国","北京市","北京市"],["应急总医院","吴慧莉","中国","北京市","北京市"],["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戈改真","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内蒙古包钢医院","徐喜媛","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闫燕","中国","北京市","北京市"],["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居医院","王丽鸣","中国","北京市","北京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曹志伟","中国","北京市","北京市"],["保定市第二医院","韩耀忠","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冯彦","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薛金梅","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权芳","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张立刚","中国","陕西省","咸阳市"],["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史丽","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淄博市中心医院","宋道亮","中国","山东省","淄博市"],["烟台毓璜顶医院","宋西成","中国","山东省","烟台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玉林","中国","河南省","郑州市"],["浙江省人民医院","苏立众","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建军","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中心医院","陈伟","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咏梅","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崔晓波","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省(州) 城市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024-12-05"]]
序号 名称 审查结论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尚未招募)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224 ;
已入组人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人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试验完成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TOP
  上一个试验     目前是第 19146 个试验/共 19775 个试验     下一个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