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健康产业新蓝海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推动经济增长弯道超车
2022自2003年3月以来,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大大增加了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协调科学防疫与经济社会有序恢复工作、生产和稳定运行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随着动态零疫情防治的深入推进,防疫材料和健康消费已成为的刚性需求,中国大型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0多万亿蓝海市场正在逐渐形成。
01
市场洞察
明确大健康产业市场全景
大健康产业强调传统医疗产业模式的结构转型,从单一治疗模式延伸到防治护理一体化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从全球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型卫生产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发展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之一。生物医学、数字医疗、高端设备、慢性病管理、养老产业等医疗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大型卫生产业迎来了全球数字化、全环节数字化的新常态。
● 在全球市场规模和布局方面,2021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3935亿美元。其中,北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市场份额超过40%。聚集强生、百时美施贵宝、艾伯维、辉瑞、默沙东、礼来等龙头跨国公司总部,形成旧金山湾区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基地;欧洲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市场份额保持在20%以上。聚集罗氏、阿斯利康、诺华、拜耳等龙头跨国公司总部,形成以巴塞尔(瑞士)、阿尔萨斯(法国)、南巴登(德国)为代表的跨国生物医药产业中心;亚洲和非洲的总市场份额约为25%。在医疗市场领域,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市场。
● 从全球卫生产业细分发展阶段来看,化学仿制药、品牌中药、中低端医疗器械相对成熟;创新药物、基因检测、分子诊断、医疗机器人、医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细胞治疗和生物信息学正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和市场引进的早期阶段。
●在应用场景方面,服务 、云、虚拟测试和远程临床试验、医院机器人手术和护理、人工智能图像诊断等智能医疗应用已成为全球大型卫生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生物技术、基因疗法、CRISPR基因编辑、肿瘤和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开发、细胞疗法、合成生物学等重大疾病的研发和新疗法已成为全球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前沿。
自我国大型卫生产业发展以来,形成了医疗产品、服务、卫生产品和服务的优质发展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率的持续上升,国家增加医疗保险支出是中国大型卫生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随着2021年中国老龄化率的实现18.9%、医养结合将成为国内市场最大的健康服务领域。
● 在国内市场规模和布局方面,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到8万亿元,增速达到8万亿元8.1%,其中医药行业占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品、健康管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产业结构有待完善;产业布局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呈现多龙头集聚趋势。
● 从顶层政策部署的角度来看,健康中国2030战略已成为中国大型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计划加快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张和区域平衡布局,提高全周期健康服务和保障能力,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强调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建设国家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基地。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计划提出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高供应保障能力,促进医药制造能力体系升级,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五项任务,结合技术发展趋势,以专栏形式提出医药创新产品产业化项目、医药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疫苗和短缺药品供应保障项目、产品质量升级项目、医药产业绿色低碳项目。
02
锚点定位
聚焦国内大健康产业核心趋势
在国内疫情正常防治管理和疫情影响下,国民健康消费上升,老年人口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个人健康服务需求增加。同时,尖端医疗技术不断迭代,诊疗设备不断创新。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大型健康产业在数字化转型、康复医疗布局、医疗支付创新、全过程管理、医疗碳中和、准确医疗登陆、创新医疗设备等领域取得突破,资本投资热点集中在养老产业、健康管理、商业医疗保险、医疗美容、在线医疗、养老旅游、智能医疗、康复医疗、医疗电力、基因序列等领域。
03
布局思辨
研判大健康产业园运营方向
地方政府或园区要根据准确防治疫情、增强经济发展弹性的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大健康产业系统布局。
● 前沿——依托平台载体,引进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建立政策解读、行业洞察力、医学研究成果展示、前沿技术跟踪推广、产品应用、学术专项交流和行业交流、先进人才培训创新综合平台,积极布局国际前沿卫生技术热点,促进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建设。
● 强特色——依托当地医学教学研究资源优势,通过客观综合分析论证,部署智能医疗发展,开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应急预警综合数据采集、综合共享和业务协作信息系统,整合重大疾病防治药品、疫苗、防护材料和诊疗设备供应保障,探索各种应用场景,涵盖大健康需求,塑造区域大健康产业特色品牌。
● 促进开放——诊断大型健康产业全链,优化园区大型健康产业规划,开展大型健康产业体系创新和政策创新,通过强链、补充链、延伸链建设,完善医药流通、健康智能制造、健康金融等产业配套设施,帮助企业嵌入产业链,加快协调发展,建设产业高度开放,服务符合国际大型健康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