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试药知识>> 22种眼科1类新药来袭 恒瑞3种新药上市可期
22种眼科1类新药来袭 恒瑞3种新药上市可期
发布时间: 2022-02-23 19:56:01

近日,眼科新药研发取得新进展:首款国产新药研发:VEGF/ANG-2双抗批准临床,1类新药RA1115-B临床应用1滴眼液......米内。com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眼科新药30多种(22种1类新药)正处于临床及以上申请阶段,恒瑞3种新药有望上市;仿制药方面,10种眼科药物尚未获批,科伦、扬子江等已布局;10种滴眼液已被企业评价,4种已纳入国采。

22款眼科1类新药来袭,恒瑞3款新药可期上市

近日,眼科新药研发取得新进展:奥赛康ASKG712获批临床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这是国内首款获批临床的国产黄斑变性VEGF/ANG-2双抗。此外,瑞明新药研发的瑞明新药研发。RA1115-B1滴眼液,朗信生物眼科AAV基因疗法LX101、信达生物VEGF/ANG-2双抗IBI324等临床申报。

米内网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眼科新药30余种处于临床及以上申请阶段,其中1类新药22种(含1类、1类).1、1.5及1.6类,已上市新药及申报新适应症不计入)。

从适应症的角度来看,眼科新药涵盖干眼症、延缓儿童近视进展、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白内障、结膜/角膜炎、角膜上皮缺损修复等细分领域。

恒瑞医药3眼科新药进入III期临床,SHR8058滴眼液、SHR8028滴眼液都是从引进的Novaliq公司,前者III临床期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不久将提交NDA;HR19034滴眼液可与巩膜、脉络膜、视网膜相关受体相互作用,抑制眼轴生长,延缓近视进展。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类似的产品被批准。

信达生物有两种眼科新药。IBI302已步入II期临床,新药以VEGF和C3b、C4b为靶点,阻断VEGF信号通路和补体活化抑制病变新生血管生长,用于治疗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正在申请临床实践IBI324是一种靶向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双特异性抗体,目前国内正在研究的双特异性抗体,VEGF/Ang-在双抗中,罗氏的faricimab注射液处于III期临床,奥赛康ASKG临床批准712注射液。

康宏药业是国内领先的眼科用药企业之一。2020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10亿元,是最畅销的眼科用药。目前,公司正在研究新的眼科药物,一种新药KH906滴眼液步入I临床上,用于治疗角膜新生血管;临床上已获批准。KH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737滴眼液。

兴齐眼药研制的三种眼科新药均为两种改良型新药,处于兴齐眼药研制中III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处于临床阶段I临床上,他克莫司混悬滴眼液用于预防角膜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被批准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伏立康唑滴眼液。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他克莫司和伏立康唑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市场规模超过40亿元。

企业对10滴眼液进行了评价,科伦、齐鲁......十大品种抢首仿

2月21日,呋欧医药/赛默制药四类仿制药玻璃酸钠滴眼液上市申请获得CDE接受。目前,国内医药企业已申请新注册分类100多种眼科化学品(以药品名称 企业名称),其中批准生产30种,视为评价,涉及10个品种(以药品名称)。

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竞争激烈,评价企业8家;从企业评价来看,扬子江、兴齐眼药、齐鲁、武汉诺安、四川和义、中山万汉、成都普什等企业评价品种2个以上。

在10个品种中,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被纳入第五批集中采购,华润紫竹和科伦中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被纳入第三批集中采购,中山万汉和扬子江中标。此外,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被纳入第四批集中采购。前者被珍视明、中山万汉、扬子江、成都普什四家企业中标,后者被浙江尖峰、惠恩兰德中标。

84种新分类申报的眼科化学品仍在审查中(以药品名称 企业名称计算,不包括已批准或未批准/撤销),涉及25个品种(以药品名称计算),其中10个未获批准(含第一剂型),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立他司特滴眼液、二氟泼尼酯滴眼液等品种在国内市场空白。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竞争激烈。目前,已有6家企业报告新分类生产。2021年上半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0%;从企业申报情况看,齐鲁、科伦、天津金耀均申报了2个以上品种。

此外,国内企业也在布局类似的生物药物,包括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雷珠单抗注射液等。阿柏西普是一款PGF/VEGFA抑制剂,2020年全球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四川三叶草、植恩生物产品已申请临床实践;雷珠单抗是一种血管抑制剂,2021年全球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上海联合赛、中美华东等企业产品III期临床。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眼科用药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速接近30%。

TOP在10种产品中,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已纳入集中采购,其中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排名从2020年第五降至2021年上半年第七;雷珠单抗注射液和阿伯西普眼内注射液已布局生物类似药物;普拉洛芬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企业布局一致性评价(新分类申报)。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产品获批,品种增多,眼科用药市场格局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