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试药知识>> 通用「模块化」CAR-T:信达继续进行细胞疗法
通用「模块化」CAR-T:信达继续进行细胞疗法
发布时间: 2022-02-23 16:37:43

2月21日,信达生物宣布其研发的全球首个通用通用「模块化」Claudin18.2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AR-T)注射液(研发代号:IBI治疗晚期 345)Claudin18.在2阳性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中,完成了第一例患者给药。

这种新药来自信达2020年6月9日与罗氏达成的合作。在这项合作中,信达可以利用罗氏专利技术开发 2:1 双特异性 T 细胞抗体和通用型CAR-T 疗法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负责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具体交易金额未披露。罗氏有权选择基于该平台开发产品的中国以外的权益。如果他行使选择,他将向信达支付首付款(最高 1.4 亿美元.6 亿美元)和两位数比例的销售佣金。IBI345 是第一个基于此战略合作和创新技术平台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产品。

最近,信达逐渐开始通过不同的合作模式切入抗体偶联药物(ADC)、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ISAC)、在细胞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发展中。以细胞疗法为例,信达不仅通过与 相结合MNC 合作获得支持早期研发的新平台技术,如新临床 Claudin18.2 CAR-T IBI345;也直接引进潜在管道,如与驯鹿医疗合作的 BCMA CAR-T IBI326。

IBI345:通用「模块化」 CAR-T

作为通用「模块化」CAR-T 细胞产品,IBI345 由两部分组成:抗 Claudin18.2 抗体和「模块化」CAR-T 细胞。与传统 相比。CAR-T 细胞,一方面 IBI345 可通过抗体和细胞的双重作用提高抗肿瘤疗效,利用抗体「靶向标定」作用放大抗原靶点信号,引导 CAR-T 细胞进入肿瘤并启动识别和杀伤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抗体给药来调节 CAR-T 细胞活性,从而达到控制毒副作用的目的。

同时,「模块化」CAR-T 具有通用性,可与不同抗体结合,通过序贯或同时给予以上针对不同抗原靶点的抗体,治疗抗原表达高度异质性的实体肿瘤或抗原缺失引起的肿瘤复发,预计为实体肿瘤 CAR-T 治疗取得突破,减少 CAR-T 细胞治疗费用,增加患者 CAR-T 细胞治疗的可及性。

2022年 1月,信达生物首次在 ClinicalTrials.gov 开始注册IBI第一项研究人员发起临床试验(IIT;NCT0519519)IBI345 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及初步疗效,探索临床给药剂量及方案,为后续正式 IND 申报提供临床数据支持(Insight 前期报道:信达生物第2 款 CAR-T 启动临床!多靶点深度布局)。今天,信达宣布完成了第一次受试者给药,目前仍在进行中。

CAR-T 细胞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准确的靶向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药物,在血液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目前,据 说Insight 数据库统计数据,在美国已有 5 款 CAR-T 疗法获批,均为三线及以后血液瘤自体 CAR-T 疗法MNC 药企公布的财务信息,全年 CAR-T 疗法全球总销售额已超过 17 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在 20%以上。在中国,2021年可以说是细胞疗法「元年」,两款 CAR-T 疗法先后获批上市,使中国上市 CAR-T 疗法领域实现破零。

在此基础上,实体瘤和异体通用型 CAR-T 是许多细胞疗法企业探索的两个重要方向。更广泛的患者覆盖面和更高的给药可及性有望帮助细胞疗法取得更大的成功。除了探索实体肿瘤,Claudin18.2 是最受药企青睐的目标之一。

Claudin18.2 是 Claudin 蛋白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具有高组织表达特异性的蛋白质,只在胃粘膜上分化的上皮细胞中表达。研究表明,在许多胃癌、胰腺癌、管食管腺癌、结直肠腺癌等肿瘤中Claudin18.2 表现现象高,尤其是晚期胃癌和胰腺癌患者,阳性率超过50%,成为这些癌症领域的理想目标。

目前全球还没有靶向 Claudin18.2 疗法获批上市,但药企蜂拥而至开发针对这一目标的单抗、双抗、ADC 和细胞疗法。单抗占大多数,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仅国内就有 12 款 Claudin18.2 单抗正在临床开发中,双抗和 ADC 也有5 款、6 款进入临床。

不过对于 CAR-T 疗法方面,目前国内只有科济制药开发,研发代号为 CT041已针对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胰腺癌患者启动 Ib/II 期临床试验。

在 2021 ESMO 上,科济公布的临床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4月8日,在 37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总体客观缓解率为(ORR)为 48.6% (95%CI,31.9%,65.6%) ORR 达到了 57.1% (95%CI,37.2%,75.5%)。

以往18例胃癌患者至少 2 线治疗失败,并接受 2.5×108 CAR-T 细胞输注(44% [8/18] PD-(L)1 单抗治疗)。在这一群体中,整体 ORR 为 61.1% (11/18)(mPFS)为 5.(95%)CI,2.6,NE),中位总生存期(mOS)为 9.(95%)CI,5.2,NE)。疗效结果已初步确认。Claudin18.2 的潜力。

信达研发的 IBI345 利用通用「模块化」技术,与当前研究 一样Claudin18.2 CAR-T 有差异,期待后续 IIT 研究数据披露。胃癌和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WHO 报告显示,2020年,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中国第三大癌症,新发病率48万,死亡率37万;胰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为1:00.89,也被称为「癌中之王」。希望 CAR-T 疗法的发展可以改善治疗现状,带来更多的好处。

IBI2022年上半年将申报上市

IBI326 是信达生物与驯鹿医药联合开发的第二代全人源 BCMA 靶向 CAR-T 疗法。根据信达披露的信息,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提交 IBI326 新药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国内首款上市靶向 BCMA 的 CAR-T 疗法。

候选产品以慢病毒为基因载体转染自体 T 细胞,CAR 包含全人源 scFv、CD8a 铰链和跨膜,4-1BB 共刺激和 CD3ζ 激活结构域。基于严格的筛选,通过体内外功能综合评价,IBI326 CAR-T 候选产品疗效强大快捷,持久性突出。

2021年12月,信达生物与驯鹿医疗于2021年12月ASH 年会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IBI326最新1/2期注册临床研究成果。这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单臂、开放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 3 线治疗,浆细胞膜表达 BCMA 阳性、ECOG评分0-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R/R MM)患者的主要研究终点是整体缓解率(ORR)。截至2021年10月12日,共有79名受试者入组,包括9名参与者发起的早期探索性研究(IIT)参加注册临床研究的受试者70人(NCT05066646)受试者。

结果显示,IBI326 具有优异而持久的有效性,ORR 为 94.9%,完全缓解/严格意义(CR/sCR)为 58.2%,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反应有加深的趋势。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回输后。PFS分别为78.0%、76.0% 和 71.0%。接受过去CAR-T治疗后复发的受试者仍有良好的疗效,进入试验组的 13 例既往接受 CAR-T 治疗受试者ORR 为76.9%,61.5%达到非常好的缓解部分(VGPR)及以上,CR/sCR为46.2%。

安全性也同样优秀可控,大部分患者都是 1~ 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仅 IIT 阶段2 CRS,无 4 级/5 级CRS。所有受试者的 CRS 和 ICANS 均有缓解,其中 20% 受试者采用托珠单抗治疗,34%.7% 受试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这项研究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这个小组的研究CAR-T 未能治疗的受试者的注册临床试验有望解决这部分无药可医的治疗需求。该药物的后续临床开发也将从前线治疗、联合用药、适应症扩展和海外布局四个维度推进。

2021年2月,IBI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药品评价中心 (CDE)「突破性治疗药物」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预计报告上市后,将获得优先考核资格,加快上市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