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试药知识>> AI辅助医疗相关政策大改,几家欢喜几家愁
AI辅助医疗相关政策大改,几家欢喜几家愁
发布时间: 2022-05-18 15:49:43

自2020年以来,中国的人工智能健康产业进入了一个上升周期,AI在各种医疗应用场景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2021年达到高潮。报告显示,2021年数字医疗相关交易数量同比增长65%,投资热情持续上升。

最近,国家卫生委员会医疗行政管理局发布了2022年版的《国家限制性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重新调整了国内限制性临床技术。新目录共有12项限制性技术,与去年相比,新增2项,取消5项。其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医疗技术也进行了重大修订。

AI有利的辅助诊断政策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国家限制性医疗目录取消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这意味着这类临床技术不再受医院水平的限制,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无疑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企业的一项重大优惠政策。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定义是基于人工智能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临床试验验证有效,对临床决策有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已广泛开展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包括医学成像识别技术、病理诊断和报告系统。虽然其诊断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直接作为最终结论,但可以帮助医生协助决策,减少误诊的发生。

2021年,AI几家公司已经完成了辅助诊断领域IPO,此外,许多公司,如左手医生、康立明生物和瑞图生物,已经完成了超过1亿元的股权融资。未来,人工智能肯定会给医疗诊断技术带来更多的授权和改变。

AI辅助治疗仍陷入泥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录中取消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但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得以保留,这表明AI辅助治疗仍然是高风险和困难的,需要加强监督。这些技术主要是指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内窥镜机器人、抗菌纳米机器人靶向治疗机器人等。这些技术在限制目录中的持续存在也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治疗领域的许多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外科机器人发展迅速,并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一些报告预测,国内外科机器人市场将基于44.3在2026年的中国,增长率达到了%,并达到了38.4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2021年4月,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被纳入上海医保,支付范围包括直肠癌、前列腺癌、肾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2021年8月,手术机器人辅助骨科治疗费用全部列入北京医保目录。

虽然手术机器人技术已逐渐被临床认可,但从限制目录和管理规范的角度来看,对新技术使用的限制仍然非常严格。对于相关企业来说,如果他们想在市场上更广泛地推广,肯定会受到影响。

AI辅助医疗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限制目录的修改有助于AI另一方面,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以优化其产品和营销策略。国内数字疗法的快速发展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许多医疗手段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许多企业,如舒康医疗、望里科技和视觉医疗,已经获得NMPA二类医疗器械审批。不仅仅是辅助医疗,AI技术已经悄然应用到医疗领域的各种场景中,包括慢性病管理、患者随访、线上咨询等环节,为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特别是在这个后疫情时代,数字医疗技术肯定会有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