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验公示和查询 >详细信息
更新时间:   2021-01-24

广州INC280II期临床试验-INC280在MET外显子14跳突、晚期NSCLC中国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的INC280II期临床试验信息,需要患者受试者,主要适应症为EGFR野生型(wt)、ALK重排阴性、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上一个试验     目前是第 3465 个试验/共 19775 个试验     下一个试验  
登记号 CTR20210057 试验状态 进行中
申请人联系人 诺华医学热线 首次公示信息日期 2021-01-24
申请人名称 Novartis Pharma Produktions GmbH/ 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Novartis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CTR20210057
相关登记号 暂无
药物名称 INC280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EGFR野生型(wt)、ALK重排阴性、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在初治或既往一线或二线系统治疗失败的EGFR野生型(wt)、ALK重排阴性、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国成人患者中开展的口服MET抑制剂INC280的多中心、双队列II期研究
试验通俗题目 INC280在MET外显子14跳突、晚期NSCLC中国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试验方案编号 CINC280A2204 方案最新版本号 V02
版本日期: 2021-05-18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二、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1
2
3
联系人姓名 诺华医学热线 联系人座机 400-8180600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clinicaltrial.cn@novartis.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23号楼5层 联系人邮编 100004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本项II期研究旨在支持INC280单药治疗初治(队列1)或既往一线或二线系统治疗失败(队列2)的MET突变、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在中国的新药申请(NDA)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期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1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 18岁的中国成人。
2 入组研究时患有经组织学证实的IIIB期、IIIC期或IV期NSCLC。
3 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NSCLC,EGFR野生型,ALK重排阴性,MET外显子14跳越突变。队列1:MET突变的初治受试者。队列2:MET突变的既往治疗受试者。
4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
排除标准
1 既往接受过任何MET抑制剂或HGF靶向治疗。
2 已知对INC280的任何辅料(交联聚维酮、甘露醇、微晶纤维素、聚维酮、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胶态二氧化硅和各种包衣预混合物)存在超敏反应。
3 根据当地法规和治疗指导原则,其他致癌驱动基因(如ROS1易位或BRAF突变等)已知存在的受试者,应建议选择相应的其他靶向治疗。
4 在入组研究前2周内神经系统不稳定或需要增加类固醇剂量以控制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的有症状性CNS转移受试者。如果受试者并非因为CNS相关而因内分泌缺陷或肿瘤相关症状而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则在INC280首次给药前,剂量必须稳定(或降低)至少5天。
5 现患或曾患癌性脑膜炎。
6 现患或过去3年内曾患已确诊和/或需要治疗的NSCLC以外的恶性疾病。此项排除标准的例外情况包括:完全切除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皮肤癌,以及完全切除的任何类型的原位癌。
7 现患或曾患间质性肺疾病或间质性肺炎,包括具有临床意义的放射性肺部炎症(即影响日常生活活动或需要治疗干预)。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1 中文通用名:INC280
英文通用名:INC280
商品名称:TABRECTA
剂型:片剂
规格:150mg
用法用量:用于剂量调整时的300mg,口服,每日2次(BID)
用药时程:直到疾病进展或其他需要永久停药的情况
2 中文通用名:INC280
英文通用名:INC280
商品名称:TABRECTA
剂型:片剂
规格:200mg
用法用量:400mg,口服,每日2次(BID)
用药时程:直到疾病进展或其他需要永久停药的情况
对照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1 盲态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评估总缓解率(ORR),按队列评价capmatinib的抗肿瘤活性。 每6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1 按队列评价由BIRC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DOR) 每6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
2 按队列评价研究者评估的ORR和DOR 每6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
3 按队列评价研究者和BIRC评估的至缓解时间(TTR)、疾病控制率(DC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每6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
4 评价各队列的总生存期(OS) 每6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
5 由BIRC评估INC280在基线时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的受试者中的颅内抗肿瘤活性 每6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
6 评价基线ctDNA中的MET突变状态与INC280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 每6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
7 药代动力学特征 稳态Ctrough和给药后0.5-1.5小时和3-5小时的稳态浓度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8 安全性特征 整个研究过程中 安全性指标
9 评估INC280对患者报告的疾病相关症状、功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 每6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10 评估INC280对患者报告的脑转移症状的影响 每6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姓名 吴一龙 学位 医学博士 职称 主任医师
电话 020-83827812-21187 Email syylwu@live.cn 邮政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106号
邮编 510080 单位名称 广东省人民医院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省(州) 城市
1 广东省人民医院 吴一龙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2 广东省人民医院 陈华军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3 北京肿瘤医院 赵军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4 浙江省肿瘤医院 徐艳珺 中国 浙江省 杭州市
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刘来昱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6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冯卫能 中国 广东省 佛山市
7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陈军 中国 天津市 天津市
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于雁 中国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9 河南省人民医院 仓顺东 中国 河南省 郑州市
10 上海胸科医院 姜丽岩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11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吴敬勋 中国 福建省 厦门市
12 湖南省肿瘤医院 邬麟 中国 湖南省 长沙市
1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胡洁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14 山东省肿瘤医院 刘志芳 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
1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董晓荣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1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黄媚娟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17 云南省肿瘤医院 李高峰 中国 云南省 昆明市
18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杨志雄 中国 广东省 湛江市
19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赵明芳 中国 辽宁省 沈阳市
20 新疆肿瘤医院 王秀丽 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名称 审查结论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1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0-09-04
2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1-08-25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35 ;
已入组人数 国内: 6 ;
实际入组总人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21-05-17;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21-06-11;    
试验完成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TOP
  上一个试验     目前是第 3465 个试验/共 19775 个试验     下一个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