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验公示和查询 >详细信息
更新时间:   2025-03-13

济南待定I期临床试验-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评价Tarlatamab联合YL201联合或不联合抗PD-L1抑制剂治疗的1b期研究

济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的待定I期临床试验信息,需要患者受试者,主要适应症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上一个试验     目前是第 19381 个试验/共 19775 个试验     下一个试验  
登记号 CTR20250893 试验状态 进行中
申请人联系人 李越 首次公示信息日期 2025-03-13
申请人名称 Amgen Inc./ 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CTR20250893
相关登记号 暂无
药物名称 待定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评价Tarlatamab 联合YL201联合或不联合抗PD-L1抑制剂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有效性的1b期研究 (DeLLphi-310)
试验通俗题目 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评价Tarlatamab联合YL201联合或不联合抗PD-L1抑制剂治疗的1b期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20240124 方案最新版本号 修正案1
版本日期: 2024-12-19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二、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Amgen Inc."],["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姓名 李越 联系人座机 4008203-159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ClinicalTrials@beigene.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北京市-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学院路30 联系人邮编 102206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评价Tarlatamab联合YL201联合或不联合抗PD-L1抑制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 -评价Tarlatamab联合YL201联合或不联合抗PD-L1抑制剂的初步抗肿瘤活性 -表征Tarlatamab联合YL201联合或不联合抗PD-L1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 (PK) 探索目的: - 评价Tarlatamab联合YL201联合或不联 合抗PD-L1抑制剂的免疫原性 -评价YL201联合Tarlatamab联合或不联合抗PD-L1抑制剂的免疫原性 -表征YL201 ADC、YL201总抗体(YL201 TAb)以及YL0010014联合Tarlatamab联合或不联合抗PD-L1抑制剂的PK -表征抗PD-L1抑制剂联合Tarlatamab和 YL201的PK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期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受试者在开始任何研究特定活动/程序之前已提供知情同意书。"],["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18岁(若该国家/地区的法定成年年龄大于18岁,则需≥该法定成年年龄)。"],["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ES-SCL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版,Goldstraw, et al 2016,IV期SCLC [任何T、任何N、M1 a/b/c]),或由于多发性肺结节分布太过广泛或肿瘤/淋巴结体积太大无法纳入可耐受的放疗计划中的T3至T4期SCLC。n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受试者必须患有ES-SCLC,在至少经过一线含铂抗肿瘤治疗后进展或复发。n对于第3部分,受试者必须患有ES-SCLC,并且除接受过1个周期的含铂化疗、依托泊苷和PD-(L)1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外,既往未接受过针对ES-SCLC的全身治疗。n对于在诊断为ES-SCLC之前曾接受过局限期SCLC(LS-SCLC)治疗的受试者,如果既往LS-SCLC治疗结束至出现疾病进展的间隔时间> 6个月,则允许入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 ~ 1。"],["预期寿命至少12周。"],["受试者必须在21天的筛选期内至少有1个根据RECIST 1.1定义的可测量病灶,且既往未接受过放疗。"],["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受试者必须在筛选时提交新鲜的肿瘤活检样本,除非新的活检无法安全进行或不可行。无法提供新鲜组织的受试者可提供末次癌症治疗后采集的存档组织。n第3部分的受试者必须在筛选时提交新鲜肿瘤活检样本或诊断ES-SCLC时采集的存档组织。"],["器官 功能良好,定义如下:n*血液学功能:n-t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1.5×109/L。n-t血小板计数 ≥ 100×109/L。n-t血红蛋白 ≥ 9 g/dL(90 g/L)。n*凝血功能:n-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1.5 倍机构正常值上限(ULN)。n*肾功能:n-t基于肾病饮食调整计算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60 mL/min/1.73 m2。n*肝功能:n-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 3×ULN(或对于肝转移的受试者≤ 5×ULN)。n-t总胆红素≤ 1.5×ULN(或对于肝转移的受试者≤ 2×ULN),Gilbert病受试者除外。n*肺功能:n-t经适当治疗后,无具有临床意义的胸腔积液。n-t室内空气中的基线血氧饱和度 > 90%。n-t无需补氧。n*心功能:n-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50%,经超声心动图(ECHO)或多门控采集扫描(MUGA)未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心包积液,也无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ECG)结果。"]]
排除标准 [["1.t症状性CNS转移。脑转移受试者若符合以下标准,则有资格入组:n-受试者无脑转移症状。n-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至少2周完成全脑放疗或手术(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至少7天完成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n注:对于无症状的脑转移受试者,如果受试者接受过确切治疗或根据研究者的判断脑转移不需要局部治疗,则有资格入组。n-临床稳定的任何CNS疾病,受试者停用了用于治疗CNS疾病的类固醇治疗持续至少5天(除非使用类固醇的原因与CNS疾病无关),且受试者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至少14天停用或接受稳定剂量的抗癫痫药物。"],["确诊或有证据表明存在软脑膜疾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药史导致出现以下情况:n-任何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免疫介导性不良事件。n-既往发生免疫介导性脑炎或其他免疫介导性CNS事件(任何级别)。n-2级及以上免疫介导性复发性肺炎/间质性肺疾病复发。n-导致永久停用免疫治疗药物的输液相关反应。n例外情况: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内分泌病病史,经替代治疗后临床稳定的受试者。"],["过去2年内患有需要全身治疗(生理性替代治疗除外)的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在研究期间需要免疫抑制治疗的任何其他疾病。"],["实体器官移植史。"],["6.t过去2年内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以下情况除外:n-已接受根治性治疗,同时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 ≥ 1年无已知活动性疾病且研究者判断认为复发风险较低的低风险恶性肿瘤。n-经过充分治疗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或无疾病证据的恶性雀斑样痣。n-经过充分治疗的宫颈原位癌,且无疾病证据。n-经过充分治疗的乳腺导管原位癌,且无疾病证据。n-无前列腺癌证据的前列腺上皮内瘤。n-仅通过动态监测治疗的低风险前列腺癌。n-经过充分治疗的非侵袭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或原位癌。"],["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12个月内曾发生心肌梗死和/或症状性充血性心脏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标准 > II级)。"],["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12个月内有动脉血栓形成病史(例如,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有临床意义的角膜疾病。"],["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有胃肠穿孔和/或瘘管病史。"],["存在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史:n*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n-t对于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无法检出的HIV感染受试者,允许参加研究,但需要根据当地或机构指南,在研究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再激活情况。n*活动性丙型肝炎感染(可检测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 Ab]且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病毒载量高于定量限的受试者)。n-t允许存在HCV Ab且HCV RNA病毒载量低于定量限(HCV RNA阴性)的受试者入组,无论既往是否接受过治疗。n*活动性乙型肝炎感染(存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病毒载量高于定量限[HBV DNA阳性])。n-tHBV感染已痊愈的受试者允许参加研究,痊愈定义为无HBsAg、存在HBV核心抗体,同时HBV DNA病毒载量低于定量限(HBV DNA阴性),但需要根据当地或机构指南,在研究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再激活情况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HBV预防性治疗。n-t对于HBV慢性感染的非活动性携带状态的受试者允许参加研究,定义为存在HBsAg且HBV DNA病毒载量低于定量限(HBV DNA阴性),但需要根据当地或机构指南,在研究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再激活情况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HBV预防性治疗。"],["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7天内接受过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治疗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免疫抑制治疗:n?t允许预防性使用方案要求的地塞米松和任何止吐治疗。n?t允许使用低剂量皮质类固醇药物(泼尼松 ≤ 10 mg/d或等效药物)。"],["受试者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7天内有症状和/或临床体征和/或影像学体征,提示存在急性和/或未受控制的活动性全身感染。n注:如果对活性治疗有应答,允许存在单纯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细菌性咽炎。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的受试者,如无发热超过24小时、无白细胞增多症或感染的临床体征,则有资格参加研究。需要肠外抗生素治疗的受试者,在完成肠外抗生素治疗且症状恢复后,从感染的角度看,受试者可能有资格参加研究。除非排除标准中另有说明,否则无需筛查慢性感染疾病。"],["有需要皮质类固醇治疗的(非感染性)ILD/肺部炎症病史,或当前患有ILD/肺部炎症,或筛选时存在影像学检查无法排除的疑似ILD/肺部炎症。"],["既往接受过Tarlatamab治疗。"],["既往接受过任何DLL3靶向治疗。"],["既往接受过任何B7-H3靶向药物治疗。"],["既往暴露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或具有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的ADC。"],["仅对于第1部分和第2部分(第3部分不适用)的受试者,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28天内接受过既往全身抗肿瘤治疗。n例外情况:n?t对于接受常规化疗的受试者,如果距治疗已超过至少14天,且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所有治疗相关毒性已消退至 ≤ 1级(或入组资格标准中规定的水平),则有资格入组,但排除标准中未进行其他描述的脱发或被认定为不可逆的毒性(定义为已稳定存在 > 30天)除外。"],["既往姑息性放疗必须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至少7天完成。"],["正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n注:在与安进公司医学监查员讨论并获得批准后,正在接受乳腺癌切除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可能有资格入组(参见与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相关的排除标准)。n注:不包括第3部分中必须患有ES-SCLC且除1个周期的含铂化疗、依托泊苷和PD-(L)1抑制剂外既往未接受过针对ES-SCLC的全身治疗作为一线治疗的受试者。"],["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28天内接受过大手术。"],["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28天内禁止接种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目前正在另一项试验性器械或药物研究中接受治疗,或自另一项试验性器械或药物研究的治疗结束不到21天或5个半衰期(以时间较长者为准)。例外情况:允许在参加本研究期间参加其他观察性研究。在与安进公司医学监查员讨论并获得其批准后,允许接受其他试验性程序。"],["既往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化、转化为SCLC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活突变阳性的NSCLC。允许入组以SCLC组织学为主的混合组织学肿瘤受试者。"],["不愿意在治疗期间和以下额外时间段(以发生较晚者为准)使用方案规定避孕方法(见章节11.5)的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受试者: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YL201末次给药后6个月。n- 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Tarlatamab末次给药后60天。n-t第3部分度伐利尤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度伐利尤单抗末次给药后90天。n-t第3部分阿替利珠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阿替利珠单抗末次给药后150天。n注:方案要求的其他治疗(包括辅助用药品)的避孕要求遵循地区/当地处方信息。"],["在治疗期间和以下额外时间段(以发生较晚者为准)内哺乳或计划哺乳的女性受试者: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YL201末次给药后6个月。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Tarlatamab末次给药后60天。n-t第3部分度伐利尤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度伐利尤单抗末次给药后90天。n-t第3部分阿替利珠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阿替利珠单抗末次给药后150天。"],["计划在治疗期间和以下额外时间段(以发生较晚者为准)怀孕或捐献卵子的女性受试者: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YL201末次给药后6个月。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Tarlatamab末次给药后60天。n-t第3部分度伐利尤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度伐利尤单抗末次给药后90天。n-t第3部分阿替利珠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阿替利珠单抗末次给药后150天。"],["筛选时通过高灵敏度尿液或血清妊娠试验评估为妊娠试验阳性的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受试者"],["不愿意在治疗期间和以下额外时间段(以发生较晚者为准)禁欲(避免异性性交)或使用避孕措施的女性伴侣具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受试者: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YL201末次给药后6个月。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Tarlatamab末次给药后60天。n-t第3部分度伐利尤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度伐利尤单抗末次给药后90天。n-t第3部分阿替利珠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阿替利珠单抗末次给药后150天。"],["不愿意在治疗期间和以下额外时间段(以发生较晚者为准)禁欲或使用避孕套的有妊娠伴侣的男性受试者: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YL201末次给药后6个月。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Tarlatamab末次给药后60天。n-t第3部分度伐利尤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度伐利尤单抗末次给药后90天。n-t第3部分阿替利珠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阿替利珠单抗末次给药后150天。"],["不愿意在治疗期间和以下额外时间段(以发生较晚者为准)避免捐献精子的男性受试者: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YL201末次给药后6个月。n-t第1、2和3部分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Tarlatamab末次给药后60天。n-t第3部分度伐利尤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度伐利尤单抗末次给药后90天。n-t第3部分阿替利珠单抗队列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在阿替利珠单抗末次给药后150天。"],["已知受试者对给药期间给予的任何药品或组分过敏。"],["据受试者和研究者所知,受试者有可能无法完成所有研究方案要求的研究访视或程序,和/或遵守所有要求的研究程序(例如临床结局评估)。"],["研究者或安进公司医学监查员(如果咨询)认为会对受试者安全性造成风险或干扰研究评价、程序或完成的任何其他具有临床意义的疾病、状况、或疾病病史或证据(上述例外者除外)。"]]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中文通用名:待定
英文通用名:Tarlatamab
商品名称:IMDELLTRA™","剂型:注射用无菌粉末
规格:1mg/瓶
用法用量:Tarlatamab将以20mg目标剂量Q3W给药,在第1周期进行分步给药(1mg)
用药时程:60分钟(±10分钟)"],["中文通用名:待定
英文通用名:Tarlatamab
商品名称:IMDELLTRA™","剂型:注射用无菌粉末
规格:10mg/瓶
用法用量:Tarlatamab将以20mg目标剂量Q3W给药,在第1周期进
用药时程:60分钟(±10分钟)"],["中文通用名:待定
英文通用名:YL201
商品名称:待定","剂型:注射用无菌粉末
规格:200mg/瓶
用法用量:队列1-1:以0.8kg/mg目标剂量Q3W给药队列1-2:以1.6kg/mg目标剂量Q3W给药队列1-3:以2.0kg/mg目标剂量Q3W给药队列1-4:以2.4kg/mg目标剂量Q3W给药队列2-1,队列3-1,队列3-2:以RP2D/MTCD目标剂量Q3W给药
用药时程:60分钟(±10分钟)"]]
序号 名称 用法
对照药 暂未填写此信息
序号 名称 用法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剂量限制性毒性(DLT)","首次给药直至安全性随访","安全性指标"],["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首次给药直至安全性随访","安全性指标"],["生命体征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 n化","首次给药直至安全性随访","安全性指标"]]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n1.1评估的客观缓解(OR)","从随机化到最佳总体疗效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有效性指标"],["根据RECIST 1.1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n(DOR)","从首次记录CR或PR(后续确认)至疾病进展或因任何原因而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的时间","有效性指标"],["根据RECIST 1.1评估的至缓解时间n(TTR)","从试验药物首次给药至首次 记录CR或PR(随后根据RECIST 1.1确认)的时间","有效性指标"],["根据RECIST 1.1评估的疾病控制n(DC)","从随机化到最佳总体疗效达到CR、PR或疾病稳定。","有效性指标"],["根据RECIST 1.1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n(PFS)","从试验药物首次给药至首 次记录疾病进展或因任何原因而死亡(以先发 生者为准)的时间","有效性指标"],["至疾病进展时间","从试验药物首次给药至 n首次记录疾病进展的时间","有效性指标"],["至后续治疗时间","从试验药物首次给药至开始后续治疗的时间","有效性指标"],["总生存期(OS)","从试验药物首次给药到因任何 原因死亡的时间","有效性指标"],["Tarlatamab PK参数包括但不限于:n- 血清峰浓度(Cmax)n-血清谷浓度(Cmin)n-给药间隔内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n积(AUC)n- 半衰期(t1/2)(如可行)","将在第1周期采集8次,第2周期采集6次,第3周期和第4周期的PK样本采集仅在输注前和EOI时进行采集,第5周期至第7周期的PK样本采集仅在输注前进行。","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姓名 于金明 学位 博士 职称 主任医师
电话 0531-67626971 Email sdyujinming@126.com 邮政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济兖路440号
邮编 250117 单位名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孙玉萍","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潞","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福建省肿瘤医院","张晶","中国","福建省","福州市"],["CHU de Quebec Universite Laval Hopital de l Enfant Jesus","Marcoux Nicolas","加拿大","Quebec","Quebec"],["Institut Claudius Regaud","Audrey Rabeau","法国","Toulouse","Toulouse"],["Institut Gustave Roussy","Kaisa Ouali","法国","Villejuif","Villejuif"],["Centre Leon Berard","Aurelie Shalduz","法国","Lyon","Lyon"],["Institut Bergonie","Sophie Cousin","法国","Bordeaux","Bordeaux"],["Iatriko Diavalkaniko","Baka Sofia","希腊","Thessaloniki","Thessaloniki"],["European Interbalkan","Korantzis Ippokratis","希腊","Thessaloniki","Thessaloniki"],["Henry Dunant Hospital Center","Mountzios Ioannis","希腊","Athens","Athens"],["Alexandra Hospital","Liontos Michalis","希腊","Athens","Athens"],["Clinexpert Bugat Pal Korhaz","Lang Istvan","匈牙利","Gyongyos","Gyongyos"],["Semmelweis Egyetem","Takacs Istvan","匈牙利","Budapest","Budapest"],["Azienda Socio Sanitaria Territoriale Grande Ospedale Metropolitano Niguarda","Cerea Giulio","意大利","Milano","Milano"],["Istituto Romagnolo per lo Studio dei Tumori","Delmonte Angelo","意大利","Meldola","Meldola"],["Istituto di Candiolo Fondazione del Piemonte per l Oncologia IRCCS","Gregorc Vanesa","意大利","Candiolo","Candiolo"],["Severance Hospital Yonsei University Health System","Cho Byoung Chul","韩国","Seoul","Seoul"],["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Kim Tae Min","韩国","Seoul","Seoul"],["Asan Medical Center","Lee Dae Ho","韩国","Seoul","Seoul"],["Hospital Universitari Vall d Hebron","Simoes Da Rocha Pedro Filipe","西班牙","Cataluna","Cataluna"],["Hospital Universitario 12 de Octubre","Paz-Ares Rodriguez Luis","西班牙","Madrid","Madrid"],["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Sant Pau","Majem Tarruella Margarita","西班牙","Cataluna","Cataluna"],["Hospital Universitario Puerta de Hierro Majadahonda","Provencio Pulla Mariano","西班牙","Madrid","Majadahonda"],["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Gay Carl","美国","Texas","Texas"],["Sanford Oncology Clinic and Pharmacy","Powell Steven","美国","South Dakota","South Dakota"],["Sanford Roger Maris Cancer Center","Almquist Daniel","美国","North Dakota","Fargo"],["Fred Hutchinson Cancer Center","Santana-Davila Rafael","美国","Washington","Seattle"],["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Sands Jacob","美国","Massachusetts","Boston"],["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Pennell Nathan","美国","Ohio","Cleveland"],["Yale New Haven Hospital","Chiang Anne","美国","Connecticut","New Haven"],["Washington University","Chen Haobin","美国","Missouri","Grand Rapids"],["Swedish Medical Center","Paulson Kelly","美国","Washington","Seattle"],["Moffitt Cancer Center","Puri Sonam","美国","Florida","Tampa"]]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省(州) 城市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修改后同意","2024-11-08"],["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024-12-1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025-02-25"]]
序号 名称 审查结论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尚未招募)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11 ; 国际: 200 ;
已入组人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人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试验完成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TOP
  上一个试验     目前是第 19381 个试验/共 19775 个试验     下一个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