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试药知识>> 恒瑞医药收入259.06归母净利润亿元 45.30研发投R&D投资再创新高
恒瑞医药收入259.06归母净利润亿元 45.30研发投R&D投资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 2022-04-23 10:34:41

4月22日晚,恒瑞医药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59.06亿元,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5.30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净利润亿元42.01亿元。

对此,恒瑞医药表示:由于公司加快研发投发投资,集中批量采购和国家医疗保险谈判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原辅材料等成本价格持续上涨,2021年初运营和人员成本高等因素综合影响了公司的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严峻复杂的竞争环境和产业变革,恒瑞医药仍坚决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累计研发投入62.03亿元,高于去年24.34%,R&D投资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3.95%,创下公司历史新高。公司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创新成果丰硕。

行业分析认为,在疫情持续影响、行业变革和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制药行业的调整已进入深水期。作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创新制药公司,调整期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坚持研发投资的坚定决心,人才与新兴技术平台的结合将支持其创新研发实力的加速释放,最终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上市创新药增至10种,9种药品进入国家医疗保险

20212000年,恒瑞医药继续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恒瑞医药自主研发创新药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脯氨酸恒格列净片、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获批上市,上市创新药增至10种,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临床开发创新药60余种,国内外临床试验250余种;在适应症批准方面,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的4种新适应症相继获批,获批适应症8种,是目前获批适应症最多的国内PD-1,创新药氟唑帕利胶囊第二适应症和注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第三适应症获批上市;提交244项国内新专利和国际专利PCT新申请89份,国内授权112份,国外授权117份,创新药品生产批10份,仿制药生产批16份,药品临床批108份,一致性评价批16个品种,完成5种产品一致性评价申报,3项临床试验列入突破性治疗清单,5项上市申请优先考核资格。

这些成果得益于恒瑞医药长期以来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日益完善的创新研发体系。2021年研发累计投入62.03亿元,高于去年24.34%,R&D投资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3.95%,创下公司历史新高;其次,经过多年的发展,恒瑞医药形成了一支规模化、专业化、能力全面的全球R&D团队,在多个疾病R&D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先后在连云港、上海、成都、美国、欧洲等地设立R&D中心,满足多个疾病领域管道对新分子实体的发现和发展需求;三是前瞻性地广泛布局多个治疗领域,逐步深入发展。恒瑞医药在肿瘤领域拥有丰富的R&D管道,涵盖激酶抑制剂和抗体偶联物(ADC)、肿瘤免疫、激素受体调节、DNA在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同时,研发管道也迅速扩展到眼科、核药等领域,建立长期发展的多元化战略支柱;四是加快早期研发转型医学建设,支持高质量内部数据的早期发展战略选择;同时,恒瑞医药建立了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物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新技术平台(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为创新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恒瑞医药的创新能力和成果经常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年会上,共有64项研究被选中,其中只有38项研究横跨11种癌症。此外,卡瑞利珠单抗和达尔西利在柳叶刀、自然医学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8篇论文。

同时,恒瑞医药的创新成果也不断惠及民生。2021年,公司共有氟唑帕利胶囊、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注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等9种药物进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到目前为止,恒瑞已经进入国家医疗保险的药品总数已经达到85种,绝大多数已经上市的创新药物已经进入医疗保险,这有利于广大患者。

加快海外研发团队建设,稳步推进全球化

恒瑞医药继续加强国际战略实施,报告期内海外研发总投资12.36亿元,占研发总投入的比重达到19.93%。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建立了一支完整的临床研发团队,包括医学科学、临床运营、注册、药理学、统计学、质量管理等部门,全面启动了全球产品开发团队的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全球临床试验的效率。目前,公司海外研发团队170余人,主要成员为罗氏、诺华、辉瑞、默克等知名制药公司的中高层人才,具有丰富的全球研发经验。Scott Filosi先生担任恒瑞美国/欧洲首席执行官,总体负责恒瑞美国和欧洲的运营管理;聘请医学专家Joseph E. Eid博士是恒瑞美国/欧洲的首席医学官,全面负责公司在欧美的药品开发和医疗事务;聘任公司;MikeLee博士、Kiyoshi Hashigami博士分别担任恒瑞澳大利亚和恒瑞日本临床研发副总经理,负责在澳大利亚和日本建立临床研发团队,促进和支持公司的全球临床项目。

有序开展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报告期内共开展国际临床试验近20项,其中国际多中心Ⅲ期间项目7项,准备阶段研究10余项。恒瑞医药首个国际多中心医药。Ⅲ期临床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晚期肝癌国际多中心Ⅲ期间研究已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项目团队已启动美国FDA BLA/NDA提交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并完成FDA该计划将于2022年提交多轮沟通。基于此研究,卡里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适应症获得FDA孤儿药资格有望在后续研发和商业化方面享受政策支持。同时,许多项目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临床试验资格,SHR-A1811、INS068、SHR-1819、SHR-1707等多种产品顺利实现全球同步发展。

继续推进海外注册申请,注射卡莫司汀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获得批准。恒瑞医药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获得了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和吸入性麻醉剂在内的21个注册批准,另一个在美国获得了临时批准。报告期内向美国报告FDA提交原料药注册申请,向欧美提交6份制剂上市申请,其他新兴市场也在逐步加强注册。

组织经营进化,不断优化公司治理

据介绍,面对困难和挑战,2021年恒瑞医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适应产业变革带来的更高要求,围绕精简管理、资源整合、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率十六字政策,推动组织运营进化,不断优化公司治理。

公司大力推进销售改革,整合组织结构,取消区域层次结构,大大降低低绩效省和办公室,整合销售运营、营销财务、支持部门职能,简化销售人员,销售人员从17138优化到13208,进一步降低销售运营成本,提高销售运营效率。

同时,加强组织人才建设,2021年引进核心技术人才600余人,其中博士以上学历200余人,海外学习或工作经验100余人;另一方面,培养了一批各级专业管理人员。公司最近任命了两位研发高管张晓静和王泉人,这是公司人才培养和研发管理人才专业化和年轻化的体现。

在员工激励方面,今年3月,恒瑞制药宣布计划以最高12亿元的集中竞价交易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

记者注意到,今年恒瑞医药在发布年报的同时,也首次发布了2021年环境、社会和管理报告(ESG报告)详细披露了公司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成果。公司在完善公司治理、坚持绿色发展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努力造福民生,回馈社会。2021年,公司慈善捐赠总投资2250万元:去年7月,紧急捐赠1000万元,支持河南抗洪救灾;去年10月,与上海医药共同投资500万元设立尚源爱心公益专项基金,用于上海当地及对口支持区慈善项目。

此外,恒瑞医药还积极采取行动,截至2021年底,已捐赠3000多万元,帮助各地抗击疫情。自2022年以来,恒瑞医药还通过不同渠道捐赠了600多万元,支持上海和连云港的疫情防治。

20212000年,恒瑞医药克服了各种挑战,仍获得了许多重大荣誉,赢得了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在美国制药经理杂志上(PharmExec)《2021年全球制药企业公布》TOP50在榜单中,恒瑞连续三年上榜,逐年攀升至第38位;多年来连续入选中国医药行业百强企业,2021年跻身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榜首。